栀子花是一种非常洁白的花,花香清幽,花色清莹,非常具有观赏价值,而栀子花结果所得到的栀子果其实是一种药材。栀子又称黄栀子、山栀子、大红栀、越桃。性寒味苦。能泻火清热,降燥除烦,凉血解毒,所以可以被用于消肿止痛之上。
栀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?
(1)栀子含有含黄酮类栀子素、三萜类化合物藏红花素、藏红花酸及α-藏红花甙元,亦含环烯醚萜甙类栀子甙、异栀子甙、去羟栀子甙、山栀子甙、栀子酮甙等。此外,还含有D-甘露醇、β-谷甾醇、二十九烷酸、熊果酸。
(2)栀子含去乙酰车叶草甙酸甲酯,10-乙酰基豆桷子甙,绿原酸,奎宁酸,芸香甙,叶黄素,豆桷子素龙胆双糖甙,乙酸苄锰,豆甾醇等营养物质,能滋补养肺,清热解毒。
(3)栀子中的环烯醚萜甙等成分均有利胆作用,其醇提取物和藏红花甙、藏红花酸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,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,有保肝利胆的作用。
栀子在中医药方中的地位
(1)《经验良方》记载:栀子研成粉末,与滑石、葱汤一起服用,能治疗血淋涩痛。
(2)《普济方》记载:栀子仁与大蒜捣烂加细盐一起贴在肚脐上能治小便不通,提高消化功能。大青+山栀子+黄柏+白蜜熬煮去渣,含在口中能缓解口疮、咽喉肿痛。栀子与金银花、连翘、蒲公英同用能清热解毒,凉血降燥。与白芷一起食用能消肿。
(3)《丹溪心法》记载:栀子+木香+白术熬煮煎服后能清热消肿。栀子炒熟研磨成分与米汤一起服用能缓解妇女子宫胀痛或湿多。
(4)《丹溪纂要》记载:栀子炒熟煎煮后与生姜一起服用能治疗胃脘火痛。
(5)《伤寒论》记载:栀子+枳实+豆豉一起熬煮成汤后服用能调理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。栀子+甘草+黄柏熬煮成汤后服用能治伤寒身黄发热。
(6)《救急方》记载:栀子研磨成粉与鸡子清一起涂抹在皮肤上能治烧伤。《千金方》记载:栀子仁研磨成粉加麻油能缓解火疮。
(7)《广西中草药》记载:山栀+蒲公英+银花各四钱。熬煮服用能治疮疡肿痛。山栀四钱+鸡骨草+田黄各一两熬煮后能治疗湿热黄疸。
(8)《梅师集验方》记载:栀子捣烂后敷在皮肤上能治火丹毒。《闽东本草》记载:栀子与冰糖一起煎服能缓解尿淋,血淋。
栀子有哪些功效与作用?
(1)泻火除烦:栀子能清热散火,疏风降燥,从而缓解心中烦闷,镇定神经与心脏,改善心绪不宁等问题。
(2)清热利湿:栀子能促进机体中水分的新陈代谢,从而达到利尿消肿的功效,能清除肝热,保护肝脏。
(3)凉血止血:栀子能凉血止血,从而保证血液的循环,促进机体的健康。
(4)清肝明目:栀子泻火解毒,能缓解因火气过旺所引起的眼部问题。
(5)消肿止痛:栀子外用可以消肿止痛,可用于治疗扭挫伤痛,可用于生栀子粉与黄酒调成糊状,外敷患处。
(6)栀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脑膜炎双球菌、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,所以其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。
栀子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
栀子性寒,所以不宜多用,脾胃虚寒便溏者慎服。